找到相关内容108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业力本质(一)

      若有众生恒顺众生,谦虚待人,尊敬应敬之人,再获人生时,生于高贵之家,此乃谦虚恭敬之报。   若有众生不亲善知识和善德之人,不求知何为善恶、对错,应修非修,应做非做,何为之...因此,我们将不得不作出这样的结论,唯物主义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,无法圆其遗传学说。遗传没有十全十美地显现出所有一切,许许多多的生理性质无法再生。在一个受到生理残缺笼罩下的家庭,很多孩子有幸免除了潜伏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0753264.html
  • 佛法三纲要见地、修证与行愿——南怀瑾先生论佛法的真精神

    之中国佛教,说理者多,修证者少,更由于修证的缺乏而产生许多歪曲的理论,这是一种极其可怕,教门的危机,应当切实修整观念,急速自省证[10]。若欲走修证之路,首先要发心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不证菩提...之风盛行,致使一般佛子寻行数墨,皓首穷经,终生困于义理,泛海而忘归,迷途而不返,于佛法修证,无半分相应。唐代中期以后,禅宗南至北大行于世。禅宗自称“教外别传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,正是针对...

    宋道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0860893.html
  • 坚持不渝 迈越“难”关

    汝何必登坛而受?律必可,汝何必削发染衣?是则轻戒全是轻,毁律还成。”女众当自信、自爱、自尊、自重、自立、自强,当思“难”处! ...五分律》卷二十九云“往古诸佛皆不听女人出家,诸女人辈,依于佛,在家剃头著袈裟,勤行精进,得获道果,未来诸佛,亦复如是。我今听汝以此为法。”据《四分律》载:“摩诃波,波提与五百舍夷女,俱共剃发被袈裟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3462672.html
  • 从佛教大乘精神探讨习武价值

    ,但对这种族而言却是最好不过的,因为它能保证适者有生存的机会。”  这是何等的独断,何等的无知!这种种族至上的谬论是现代物质文明的致命伤。  人类只有自己把自己从“异化”中解放出来,而完成历史赋予...,一切纯正,思想偏邪,一切偏邪。全修在性,性是心的根本,心是性的作用。”  什么叫大乘?“乘”即车乘,大乘载云多,小乘载云少。一般说来,小乘偏重利,大乘兼能利他。通过度度人,利利人,让更多一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0762748.html
  • 戒学之种类

    菩提,没有深定胜慧做资助,持菩萨戒也只能感有为果。反之,佛为提谓波利二商主说三归五戒,虽是人天乘法,然无量天人因此发菩提心。若有因持戒而我慢贡高,赞他,还可能因之遭堕。故知戒无大小,受持在人。就如同...乃至起心动念不于众生有杀害等想。必如是持戒清净,始可与道法相应,进而戡除心之烦恼。由此观之,佛教戒法,分位愈高,则其持守就愈加严密,然要其所归,实不外此十善业道。所以说:「十善道则摄一切戒。」吾人以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2462901.html
  • 当今弘传声闻律仪的困局

    诠释、对戒律的不同开遮,从而产生了不同部派、宗派。要消弭这些无谓的见诤行异、重现一味和合,只有回归原始佛教,别无他法。否则,各行其是,相互攻讦,彼此拆台,最后是佛教。   二、梵网菩萨戒的流行   ...修的制度保证,如《四分律》中有二十犍度及一百三十四羯磨法。释迦佛为了摄僧、度众、正法久住而先后制定了这些声闻律仪,经由大迦叶等亲传弟子结集而流传至今。声闻律仪是护、护他更是解脱、令他解脱的基础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0766855.html
  • 伟大的佛教

    乎。商议既定,直奔前来,齐动身手,有以刀剑刺其头者,有箝其尾者,有捉其腰者,龙忽醒觉,知此五人行将害彼,念吾若出毒气,可毒杀五人,若与斗争可吞食五人。然果若是,则此一日之戒便犯矣。为护戒故,敛抑...,即非真正的耶教,可以例外。)以民族为对象的,便不能慈悯全人类了。以人类为对象的,便不能悲悯人以外的有情了。唯佛教不然,他是以全体众生为对象的。所以说一切有情我皆灭度之。便是说国人也好、外国人也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3268390.html
  • 菩提道精华要义

    能力救苦救难,完全依赖三宝的力量来度己度众。   重视业报行就是深信因果,善恶到头终有报,如《入菩萨行论》中所说:“人人都在追求快乐,但却常常由于无知而其乐;人人都在逃避痛苦,但却总是因为愚昧而...人心有烦恼痛苦时便如火一样地在燃烧,菩提心之清凉水能寂灭苦难之火,使解脱得寂灭之乐。   上士道也即菩萨道修行的人,首先要破除我执,破除贪心,舍去私自利的心,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能有专门为自身利益打算的...

    多识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2981363.html
  • 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

    。但是上文已经说到,道德是相对的,但是不否认有一种相对有更高适用意义的普遍性伦理支。人性有共同点,有些方面是有共性的。如果说道德伦理不是绝对的就认为没有任何准则是需要遵守的话,等于。出于为了人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0187032.html
  • 迷路的云 一出家人的随笔(5)

    内核,实在是法门。   夜风吹进船舱,打断了我的思路。我放下笔,轻轻来到甲板上。在黝黑的江面上,星星点点地闪亮着红玉般的微光,那是航标灯……   四、风筝   那是久雨后的一个晴天,也是禅七后...,随着天台、华严、三论、唯识、净土、密、律、各宗的建立,通路不同的分科判教而得以完成。与各自的理论相对应,各宗都有各自的观行方法;天台的一心三观,华严的法界观,三论的正道中观,唯识的五重唯识观,净土...

    心道法师

    |心得|出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20180822537.html